interg2.gif (2223 bytes)

HOME 回首頁

數位科技衝擊下的現代詩教學

須文蔚

Intergrams 4.1(2002):
http://benz.nchu.edu.tw/~intergrams/intergrams/
041/041- xu .htm

關鍵詞 數位科技、網路、現代詩教學、電腦輔助教學系統、數位資料庫、數位文學

摘要

本文旨在討論數位科技衝擊下的現代詩教學,描述數位科技可打造一套與傳統寫作與閱讀不同的環境,更強調數位科技在現代詩教學上的輔助功能。論述的主軸放在討論後者展現的三個重要功能,分別為數位資料庫與現代詩賞析課程,電腦輔助教學系統與現代詩創作教學,以及數位科技支援下的數位詩賞析與創作。本文討論的各種教學設計如屬國內、外詩學教育體系中已有之例證,本研究盡量引證,在事實資料缺乏的狀況下,本文同時也基於「想像力」與數位寫作教學理論,描述理想中的數位化現代詩教學體系。

1 壹、 前言

九○年代初期,當「數位革命」(digital revolution)、「數位文化」(digital culture)與「網際網路」(internet)等等這些新名詞出現時,論述者泰半提出的是一種科幻世界的想像,短短五、六年間,隨著數位科技的整合能力提昇,網際網路大量應用到學術、商業與日常生活,過去的想像一夕之間成為潮流,朝向文學界席捲而來,改變了文學創作的形式、類型(genre)與美學向度(向陽,1998;須文蔚,1998;李順興,1999),開創了嶄新且具有互動性的創作社群與閱讀型態(須文蔚,1997)。

2 在台灣數位文學的發展歷程中,無論就文學作品、理論與評論資料之典藏,乃至於數位文學創作數量來說,現代詩可謂獨領風騷的文類。正因如此,現代詩教學中,數位媒體並未缺席,潘麗珠教授(1999)甚至直指:「在家上網學新詩,非夢事!」顯見數位科技衝擊下的現代詩教育,不但成為一種時尚,更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預示了現代詩教學新的可能性。

3 本文使用「數位文學」一詞,而避用一般習用的「網路文學」,乃是因為一方面,「網路」實為一種新傳播工具而已,在文學論述上,一般不會以媒介名稱視為一種特殊形式,故而從來沒有「電視文學」、「書籍文學」等對立概念存在。二方面,在網際網路出現前,教育工學的領域內,早已提出「多媒體」(multimedia)的概念,企圖描述一種電腦驅動的互動溝通系統,用以製作、儲存、傳遞和檢索文字、圖形以及聲音的資訊網(Gayeski, 1993)。目前多數人所稱的網路文學,其實是順應網際網路風潮之下,以新的、強勢的傳播媒體又取代了「多媒體」概念,用以命名,其實很難以「網路」涵蓋全數的數位科技形式,雖然有論述者認為,網路文學一詞中的網路傾向於指network的概念,也不排除它指稱將network概念具體化的工具,如網際網路、單機內的資料庫等,不必將網路視為必須向外連線的開放型網路(李順興,2001),但畢竟定義的周延性,似有不足。如用「數位文學」一詞,比較能回歸到無論是資訊處理、媒介形式與傳輸方式的本質上,縱令未來媒介形式再生變化,此一名詞仍有適用的空間。

4 隨著數位文學的昌行,現代詩教學利用數位科技固然是一個趨勢,但數位科技是工具與媒體,科技與文學的整合要能產生意義,必須仰賴文學心靈的灌注。網路文學作家曹志漣(1998)就曾指出:

這個全新的媒介,無名無利無地位,它無法提供任何現實世界可以提供的實質,「我」被擱置在外,性別長相背景職業消失,只留下思想和內心。然而這彷彿是空無一物的「無」卻是「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無」……是蘊孕無限生機的「無」;至於它「有」的可能,則全靠想像來開發。

事實上,不只數位文學創作需要想像力,數位時代的現代詩教學同樣需要想像力開發。

5 本文旨在討論數位科技衝擊下的現代詩教學,描述數位科技可打造一套與傳統寫作與閱讀不同的環境,更強調數位科技在現代詩教學上的輔助功能。論述的主軸放在討論後者展現的三個重要功能,分別為數位資料庫與現代詩賞析課程,電腦輔助教學系統與現代詩創作教學,以及數位科技支援下的數位詩賞析與創作。本文討論的各種教學設計如屬國內、外詩學教育體系中已有之例證,本研究盡量引證,在事實資料缺乏的狀況下,本文同時也基於「想像力」與數位寫作教學理論,描述理想中的數位化現代詩教學體系。

6 貳、 數位科技對現代詩教學之衝擊

早在80年代中葉開始,數位科技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人類生活各個層面席捲而來。而所謂數位化(digital)通常指,以位元形式傳輸資訊的的方式。一般日常生活中,不僅僅電腦、網路運用類此方式交換文件、聲音與影像,許多新傳播科技(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都仰賴電子方式數位化,然後以位元方式傳輸(Negroponte, 1995)。特別在數位整合(digital convergence)的趨勢下,一旦資訊紛紛數位化之後,各種不同的資訊型態,諸如文字、聲音、動畫、影像與圖形,都能經由相同的管道傳送,舉凡下列媒介:有線電視、錄影機、磁碟、衛星、電子傳真機、網際網路、資料處理、數位交換、光纖、雷射、靜電拷貝、高畫質電視、行動電話及印刷新科技等媒介之界線會越來越模糊(Pool, 1990)。這一股風潮,也使文學創作、文學傳播乃至文學教育,面臨了一個新的變局。

7 鳥瞰數位科技對現代詩教學造成之衝擊,可從教學環境的改變,以及教學內容的變化兩個層次分別討論,以下茲就數位科技在現代詩教學上營造的新環境,以及數位科技在現代詩教學上的輔助功能兩個子題分論之。

8 一、 數位科技在現代詩教學上營造的新環境

正如Bazerman(1988:10)所說,寫作乃是一種社會行為(social action)。由於寫作是一種溝通性行動,是作者與讀者共享訊息、思考與理念的方法,因此在寫作教學課程設計中,環境的安排十分重要。以數位科技建構之寫作教學新環境,一方面,能創作真實的寫作任務,使參與創作者能以有「讀者意識」的心態寫作;二方面,以數位媒體作為一種模擬經驗,鼓勵師生讀者互動、即時與參與式的討論(Day & Batson,1995; Bergland, 1996; 黃永和,1999);三方面,數位媒體上風行的「泥巴」(Multi User Dimension or Dungeon, MUD){ 1 } ,更開創出多使用者參與的模擬環境。以上所舉出的特質,均為傳統寫作教室所無法望其項背者。

9 在傳統的寫作教室中,學生寫作時心目中的主要讀者是教師,並不是一般的讀者,其寫作任務也就遭到扭曲。教育心理學上的實證研究指出,寫作者具有的讀者意識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專家寫作者在寫作歷程中具有強烈的讀者心象,然而傳統的寫作教室中,環境並無法交付學生真實的寫作任務,也就無法讓學生具有讀者意識,因此傳統的寫作課程無從縮短學生由生手進步到專家的歷程(Flower, 1979; Cohen & Riel, 1989)。反之,在數位科技營造的寫作環境中,教師可以開創一個公開的作品張貼區,或是利用既有的網路媒體當作發表作業的場合,讓學生在寫作時不再視教師為作品的唯一讀者,使同學感受到寫作具有與社會互動的真實意義(Day & Batson, 1995)。

10
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作品通常是以一種高度隱密的方式在師生間分享,由於作品很難複製給所有同學閱讀,也不易引發學生間交互的討論與辯論,因此無從營造出一種參與式的寫作教學課程 。{ 2 } 反之,數位環境下的寫作教室中,以數位科技做為一種媒介:一方面,教師可以透過網路進行示範寫作,展示寫作的歷程,以及就作品修改的過程,也就是把教師寫作的行動、初稿、修改中的各種版本以及最後的定稿,在網路上張貼出來,供學生參考(Day & Batson, 1995) 。二方面,媒體作品既然放置在網路公開的張貼區上,學生可以輕易地彼此分享其他同學的作品,自然容易引發各式各樣的討論與辯論,如此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與理解各種不同寫作理論的對立觀點(Bergland, 1996)。{ 3 }

11 傳統的寫作教學環境下,參與者侷限在單一的課堂,除非特殊安排,否則很難安排教室外的讀者進入課程中加入討論。網際網路開放的結構下,作品一旦張貼出來,就比較容易引進課堂外的真實讀者加入討論,促進作者與讀者更多的互動,所有同學都可以盡情就創作感想或作品的批評發表意見(Day & Batson, 1995)。特別在近年來網路上風行的多使用者參與的模擬環境,也就是所謂的「泥巴」中,學生與其他的讀者可以遠距參與教學,也就是透過網際網路,學生可以遠距載入「泥巴」的主機上,參與一個以文字為基礎建構的環境中,利用一些簡單的指令遊走於虛構的世界中,使用文字扮演虛擬世界中的角色(邱瓊慧,1997)。李順興(1998)則進一步指出,泥巴和網路上的故事接龍一樣,也可歸類為大眾藝術的書寫遊戲,有其為大眾服務的功能和價值,因此無須動用藝術菁英的高標準來批判並加以否定。換言之,如能經過設計,將「泥巴」引進寫作教學中,必然能夠促進多方的參與討論,甚至進行集體創作 。{ 4 }

12 二、 數位科技在現代詩教學上的輔助功能

一般印象中,數位科技輔助下的寫作學習環境,主要是提供大量的圖片、動畫、影片與互動界面,使學習者能在閱讀文字之外,兼能享受聲光之娛即可。當電腦只是用來傳遞以電子編序教學的工具,展現多媒體的效果,或以直線性或簡單的分岔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此時數位科技不過是一個「呈現知識」的工具,因之學者譏稱電腦為「電子翻頁機」(羅清水,1998:10),可謂切中要害。

13 在數位科技引進現代詩教育的過程中,過去一直把重點放在數位典藏與多媒體化,距離系統性的數位教學環境仍有一大段距離。孫光天(1997)就指出,數位化學習環境應當以鼓勵學子在電腦化環境中保持興趣為目的,因此舉凡支持學生深層認知水準的發展,允許學生選擇並設立目標,反應其進步的需要,使學生專注於寫作與閱讀,並提供學生自然溝通的方式,均為數位化寫作教學的重要目標。可見要建構一套智慧型的數位教學系統,啟發學生閱讀、鑑賞與研究現代詩的興趣,甚至協助其創作,其任務十分複雜。

14 完善的數位化現代詩教學系統,應能切合現代詩課程之需求,就目前大學現代詩教學課程內容觀之,主要集中在現代詩作品之賞析,現代詩創作教學等焦點上,近年來更有引進現代詩聲光教學與數位創作教學之呼聲(潘麗珠,1999:4) 。{ 5 } 本文就從數位資料庫與現代詩賞析課程,電腦輔助教學系統與現代詩創作教學,以及數位科技支援下的數位詩賞析與創作三層面,展開論述。

15 一方面,數位科技之優勢就在於它能消除不同媒介間不相容的障礙,使所知的匯集能力大大增加。謝清俊(1997)就指出,數位資訊的匯集意味著知識的匯集,電腦對匯集後的知識不僅可提供各種索引、互相參照和鉤稽比對的服務,更可進一步提供了無窮盡的處理功能。更有甚者,知識的匯集必定會產生新的知識,由此而更豐富了匯集的內容、增加了知識蘊藏的創造力和利用潛力。基於如是的認識,許多文學數位資料庫紛紛建立,大量現代詩作品、評論與理論的資料彙集使典藏更豐富,如能運用在現代詩賞析與現代詩史的教育上,必定能促進典藏資料的運用,由應用而又產生更新的知識,反饋到數位資料庫中,將有助於豐富典藏。

16 二方面,電腦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給教育界帶來極大的衝擊,電腦輔助教學(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CAI)的形式,由於可以涵蓋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包括學習動機的刺激、課程結構的掌握、教學內容指導以及學習成果的評量與追蹤,再加上透過網路傳播的快速與影響深遠,無疑的改變了舊有的學習形態,也為傳統的教育模式提供更明確且深具效能的指標(許雅惠,1995;郭禎祥,1998)。過去在中小學的自然科學、數學與英語教學上,電腦輔助教學的各項設計可說卓然有成,至於在中文寫作教學上,除了古典詩詞的創作上,在羅鳳珠的努力下,用網路作詩填詞已經不再是夢想外,而現代詩教育電腦輔助教學的系統建置上,可說一直乏人問津,希望透過本研究之拋磚引玉,能早日促成現代詩的電腦輔助教學系統建立。

17 三方面,在數位科技衝擊下的文學創作已然發生變化,在美國,數位文學早在90年代初期進入大學課堂。1992年前後,美國小說家Coover率先在布朗大學開設「多向文本小說寫作班」(Hypertext Fiction Workshop);Murray教授也在麻省理工學院開設了「互動與非線性小說」(Interactive and Non-linear Fiction)課程(李順興,1999)。為使本地學生能夠提高資訊識讀(information literacy)能力,使學生既能認識電腦與網際網路運作機制之外,還能鑑賞與評論數位詩作品,進而從事數位詩之創作,設計一套數位科技支援的數位詩課程實有必要。

18 參、 數位資料庫與現代詩賞析教學

現代詩的形式,有別於散文;其文字精鍊,抒情遣性,也較散文為主觀,詩教學的重點,在於如何指導學生憑感情去感動與意會,藉以捕捉詩的意境中的情感美和心靈美(楊昌年,1995:4)。林文欽(1999)就指出,「現代詩」的教學是情性的教學也是美感的教學,因此,除了知識的教學及習慣技能之教學外,更應重視「欣賞」的教學。過去,現代詩教學已經出現許多精彩的賞析讀本(蕭蕭,1987;楊牧、鄭樹森,1989;蕭蕭,1991;楊昌年,1995;游喚、徐華中、張鴻聲,1998;張默、蕭蕭編,1998; 弦,1999),現在數位科技不但改變了紙本圖書獨占市場的局面,更對圖書館經營產生衝擊,各研究單位與圖書館的數位化,把傳統存放紙本書籍的圖書館,變成可在資訊網路上使用的無牆圖書館(Library Without Wall),進而促成雙向多媒體教學與遠距教學的夢想實現,臺灣文學環境中,無論是文史資料{ 6 } 、古典文學{ 7 } 、現代文學{ 8 } ,都不乏重量級的資料庫(須文蔚,1999)。從現代詩教學的角度觀察,數位資料庫容納了更多精彩的現代詩作品、評論、理論與文學史資料,數位資料庫在現代詩賞析的課程部份所能提供之幫助最大。

19 Bergland(1996)就指出,數位科技對閱讀與寫作課程中最大的助益有二:一方面,數位資料庫的豐富資訊有助於學生進行研究,方便其取得各種寫作的靈感與材料;二方面,網際網路上有許多數位資料庫藏有豐富的名家作品,更有許多線上寫作實驗室(On-line Writing Labs, OWLs),提供賞析與寫作的各種講義,可作為教學的補充教材。教師如果能夠組織安排網路上的學習活動,規劃學生上網主動蒐集教學資料,提昇學生的參與感,這是數位時代值得重視的教學模式(邱瓊慧,1997:18)

20 事實上,就現代詩作品、理論與評論的資料建構上,全球資訊網(WWW)上,自1997年度出現最具規模的文學專業性站台,以《詩路:台灣現代詩網路聯盟》(http://www.poem.com.tw)最具代表性。《詩路》的典藏計畫,以典藏台灣地區重要現代詩人作品、翻譯作品及多媒體資料為宗旨,讀者可以在此處閱讀到作者自選的作品,以及相關的多媒體資料。類此文學資料庫的建立,對於現代詩賞析課程教學,可提供豐富的作品,以及相關評論與文學史資料。另一方面,在台灣文學研究、理論上,則有《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http://www.hss.nthu.edu.tw/~taioan/),也展現出龐大的企圖心,其中關於現代詩理論的資料累積上,成績也十分可觀(須文蔚,1998a)。

21 另一方面,網路不但可以作為蒐集資料的工具,網路技術也可能帶來了訊息雙向交流的潛力(potential for interactivity)。透過電子郵件傳訊、或者利用聊天室(chat room)交談,教師與學生之間、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乃至於學生與教室外的讀者之間,可以發生較多的訊息交流機會。如果在鑑賞、賞析與討論現代詩作品的課程規劃上,能透過BBS、網路的留言版、電子報等工具進行,將大幅提高學生參與的活動力,也可透過公開發表與討論的活動,將讀者意識帶入課程中,使學生的討論更具專業性。

22 以BBS為例,由於BBS本身屬於資料庫型態,可讓不特定對象以佈告欄討論、電子郵件、線上即時交談進行互動式溝通,因此只要符合各站上線的原則,任何人皆能暢所欲言。各大學的BBS站多有「文學討論區」與現代詩專區,其上不但有作品發表,更有現代詩理論與評論的討論,其中尤其以現代詩的評論最為熱烈 { 9 } ,讀者對於文章的回應,亦可直接張貼於其後,落實了交流、互動的精神,更可以透過編選,將評論與理論資料置於「精華區」或「作者個人專區」,形成結構井然的資料庫。這樣的精神如能引進教學中,頗具意義。特別是目前在網路論壇上的論述通常失之過簡,缺乏完整的推論(方念萱和蘇彥豪,1996){ 10 } ,透過課程規劃,把學生就現代詩賞析或評論的作品張貼上網,不但有助於矯正此一缺點,更可以回饋現代詩的數位典藏資料庫,可累積與激發更多的現代詩學資料。

23 肆、 電腦輔助教學系統與現代詩創作教學

現代詩創作與現代詩史、現代詩作品賞析或詩學理論等課程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內涵多屬「默識」(tacit knowledge),學生會遭遇的問題,以及老師能夠傳授的經驗,常隨情境變異、師生之創作經驗差異等因素的影響,不太能夠有較為固定的答案,需要研究者透過概念化的過程加以組織,始能將這些「默識」轉換為具體外顯知識。而要進一步設計適用於現代詩創作教學的電腦輔助系統,則必須進一瞭解電腦輔助教學系統之特長與功能。

24 電腦這樣一種科技的工具,其長處在邏輯分析,因此使用電腦輔助教學系統進行寫作教學,早期有兩個主要努力的方向:一為,研究以自動文字處理技術代替寫作;二為,以拼字、音韻、文法等語言分析系統來偵測文章的錯誤,亦即發展文章分析軟體(text analysis tools)(孫光天,1997:14)。

25 就前者言,西方不少現代詩的電腦輔助軟體就朝這個方向設計。比較著名者如Magnetic Poetry 公司開發的「磁性詩套裝軟體」(Magnetic Poetry Kit ){ 11 } ,利用JAVA語言寫成,將螢幕當作一塊白版,其上散佈著一堆嵌有磁鐵般的文字,學生可以任意排列文字,組成詩句,並「堆」成一首詩,其後會出現一個「詩作藝廊」(Poetry Gallery),將學生「堆」成的詩和前人作品加以比較(杜十三,1997)。類似的設計,還有莎士比亞迷Spradley所出版的「詩機器」(Poetry Machine ){ 12 } ,讀者每次進入系統,電腦就以隨機選取的方式獲得50個詞彙,而這些都是莎士比在作品中經常使用的字詞,讀者同樣可以自行排列組合這些字詞變成詩,重寫莎翁的詩作。事實上,如是的書寫形式非常接近前衛詩的特質,在在創作上開放讀者參與,形式上則以拼貼(collage)和戲仿 (parody)為主要手法,展現出創新與實驗性(焦桐,1998),不過利用數位科技強大的互動與隨選能力,使之更容易破壞既成文法,無論是在紊亂語法,字、音雜湊,重疊字形等方面,都更具變化。

26 就後者言,應用在古典詩詞創作教學上,有其卓越的貢獻。為了讓學生的古典詩詞創作符合格律的要求,也就是不但形式(字數、句數、對偶)要符合規定,聲音(押韻、平仄)也必須講究,過去需要仰賴經驗豐富的教師批改學生作業,可說曠日廢時。羅鳳珠(1997)指出,既然文字的平仄聲調、歸屬韻目、詩詞的格律都是固定的,電腦對於規則性的資料,有超強的記憶、儲存、檢索能力,只要預先建立好這些資料與法則,使用者無論是提出一首詩或是詞的習作,利用電腦強大的檢索能力比對與查核,就可以判斷形式與聲韻的對錯。羅鳳珠與朱四明共同研發的「倚聲填詞」(http://cls.admin.yzu.edu.tw/FillODE/home.htm)與「依韻入詩」(http://cls.admin.yzu.edu.tw/MakePoem)兩套系統,在網際網路上提供有興趣創作古典詩詞者,一個可以檢索及檢查格律的電腦輔助教學環境,寫出一首格律正確的詩詞自然不再困難。在設計的原理上,「倚聲填詞」與「依韻入詩」這兩套系統,和西方許多檢查拼字、文法的寫作軟體很接近。習作者只要耐著性子就電腦指出平仄、韻腳上出的錯,字字推敲,逐句修改,讓電腦幫忙吟穩每一個字,也可以有模有樣地寫出古典詩詞(須文蔚,2001)。

27 不過,綜觀這兩種技術比較偏重文章書寫技術的培養,僅有助於解決學生用字、音韻、對仗或是句子結構等層面的問題。就現代詩創作教學而言,並不要求格律,就偵測文章錯誤層面的需求相對為低,而以自動文字處理技術代替寫作的系統,如設計得當,或多或少可以提昇學生對與現代詩語言的認知,不過仍屬停留在低層次的創作心智活動上。理想的電腦輔助現代詩創作教學系統似可從下列三方面入手設計:一為,完整創作過程的各階段加以輔導,亦即關注創作之創意、架構與修改等層面;二為,結合廣為接受的現代詩創作教學的原則與程序;三為,建構團體教學或個人自學的評量策略形式與適性評量的機制,可說是整合電腦輔助教學系統與現代詩創作教學時應當重視的課題。

28 一般來說,寫作的過程涉及四個階段:創意發掘、組織架構、撰寫與修改(Rada, 1991;楊昌年,1995:30;孫光天,1997)。一方面,創意發掘階段必須藉由腦力激盪或聯想產生點子(ideas)的方式,寫下無結構的筆記,越是寫作的專家,越能輕易從長期記憶或是外部資料來源描繪作品未來的形貌,構思創意或點子間可能的關係,決定創作的主題與題材。二方面,組織架構階段則將前階段的筆記以大綱或階層架構的形式加以匯整,在這個過程中,已經釐出內容的上下層結構、呈現順序和比重,類似摘要的成形,作者也會把「讀者意識」灌注在其中。三方面,到了撰寫階段,作者會考慮採取的形式,運用意象、象徵、隱喻等各種手法,將內容摘要轉換成成串的文句和流暢的篇章,展示一條貫穿整個階層結構的路徑。四方面,創作的最後階段是修改,在寫作教學上必須提醒學生將完整作品反覆修改,以妥善形式、增減內容、安排段落甚至重新改寫(Balasabramanian, 1995;孫光天,1997)。電腦輔助現代詩創作教學系統應當能完整地顧及創作的各階段,也就是進入創意發掘、組織架構、撰寫與修改等不同層面,給予適當的指導 。{ 13 }

29 更進一步,理想的電腦輔助現代詩創作教學系統,應當要和廣為接受的現代詩創作教學的原則與程序相互對應。綜合目前已經出版之現代詩創作教材,可發現其重心大體放在:創意聯想、題材選擇、主題表現、現代詩語言、意象系統、形式結構與韻律等層面(蕭蕭,1991;白靈,1991;潘麗珠,1997)。如果電腦輔助教學系統,能夠切合這些主題,用生動與互動的電腦介面,融入教學課程設計中,則學生透過數位化甚至遊戲化的電腦程式,進行隨性聯想、名句仿作、安排詩句與段落的遊戲等等活動,現代詩創作教學的數位化才會更趨深刻與切題。

30 電腦輔助現代詩創作環境中,除了教學課程之設計外,建構團體教學或個人自學的評量形式以及適性建議的機制,也有其必要。一般而言,在電腦輔助系統中,提供學生獨立學習的環境,為其重要的目標,其中自然以讓學生能就學習成果有自我評量的機制(郭禎祥,1998:26),可以讓學生就詩的架構、段落安排、意象使用等項目,進行自我評鑑,有助於增強學習效果,並能確認學習成效。

31 伍、 數位科技支援下的數位詩賞析與創作

數位科技衝擊下的文學創作,已然發生革命性的變革。曹志漣(1998)就指出:


藝術創新和科技的發展常常是相輔相成的。在我們的藝術未來,數位科技的發展,使得制動空間成為一個充滿誘惑的藝術新世界,藝術家勢必學會寫程式來控制機器進而表達創意……創作者透過文字,影像,聲音等,斟酌安排平衡出一種新藝術的質感,編寫程式趨動創意的活潑化立體化,製造出多空間、存在於虛擬的視覺藝術。


更具體地觀察數位科技對文學的衝擊,可發現電腦已經使傳統的寫作產生本質上的改變,寫作已經不再只是文字的呈現,而可以包含多向文本、視訊、聲音等多媒體整合的新文類(Bergland, 1996)。

32 以華語世界的數位文學發展觀之,近年來在全球網際網路(WWW)上,利用各種數位科技與程式語言為基礎,所創作出的「數位詩」,可謂大宗。這種利用網路或電腦特有的媒介特質所創作的數位化作品,也就是當代文學理論上慣稱的超文本文學(hypertext literature)或「非平面印刷」作品(李順興,1998a),既然不同於平面印刷媒體上所呈現的詩作型態,可稱之為網路詩(羅立吾,1998:8;須文蔚,1998b)或是「數位詩」。數位詩自此無疑將成為一種新文類,也並非專指具有視覺美感的文字,這種整合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的多媒體文本,並不僅止於純文字的表現,更包括了多向文本(hypertext)的可能性,讀者不再跟從單線而循序漸進的思考方式閱讀,網頁程式寫作者在每一個段落結束要翻頁時,安排多重可選擇的情節,使讀者主動建構閱讀的次序與情節。

33 數位詩固然可以放在一般的現代詩教學中,視為前衛詩的一種延伸。不過,其多媒體、多向文本與互動等數位科技之特質,究竟與一般平面印刷的詩不同, 其創作者除了需要具備寫作詩的創意、組織與撰寫能力外,更要能夠嫻熟各種數位創作的基本程式操作能力,方能結合其文學創意,創作出具前衛性之文學作品。因此如何「引導學生閱讀數位文學作品,提供創作意見與賞析方法,並嘗試結合數位科技與藝術,開發新創作媒體的潛力」{ 14 } ,就成為數位詩教學的重要目標。更具體的描述,數位詩賞析與教學的課程必須仰賴數位科技支援,其主要內容應有兩部份:一為,透過提昇學生數位文學之媒體識讀能力,透過認識與閱讀國內外著名數位詩網站與軟體,增強對數位詩的認識與賞析能力{ 15 } ;二為,藉由教授影像處理、音效處理{ 16 } 、網頁製作套裝軟體之基礎用法,鼓勵學生進行數位詩之實驗創作 { 17 }

34 數位詩之教學課程,首應注重提昇學生數位文學之媒體識讀能力。所謂媒體識讀教育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生能夠就媒體分門別類(classify the product),檢驗媒體的製作過程(examining the origin),分析媒體產品(analyzing the media of product),探究媒體產品的消費行為(investigation the consumption of the product)以及認識媒體的效力(media impact)(Jawitz, 1996)。唯有先讓學生對數位媒體有一通盤之認識,能夠區別數位媒體與其他媒介型式的不同,熟悉數位文學的製作過程,能就數位文學作品提出批評與賞析,甚至瞭解數位文學的產銷結構與讀者反應,數位科技才能有立足於人文,激發更多美感與想像力的空間。

35 另一方面,就數位文學的創作上,一種新語言、媒體、科技型態與文學傳統結合需要經過長期的推廣,特別需要以科際整合的角度切入,搭配許多周邊課程,才能使學生具有創作數位詩的「功夫」。因為數位詩的創作除了必須具有文學創作的基礎外,通常還要有操作基礎的電腦繪圖、網頁製作甚至音效與音樂處理軟體的能力。詳言之,如修習數位詩創作的學生能先在其他通識課程中,一方面,能夠操作多媒體製作之相關軟體,如影像處理之 Photoshop Photoimpact ,或如整合力更強的Flash;二方面,熟悉網頁製作的套裝軟體如 Frontpage Dreamweaver ,並具有初階使用HTML、Java applet及 Javascript等電腦語言之能力,再進入數位詩創作課程中,方能事半功倍。類此創作課程也唯有提昇喜好文學者的數位媒體製作能力,才能進一步培養出更多的新世代創作者,重新打造一個新的文學創作環境。

36 理想上數位詩的創作能以一人之力獨力完成最佳,然而進入電子媒體時代,任何藝術作品要透過電影、電視、光碟、網路等媒介型態出現,很難以一人之力達成,數位文學作品當然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好的文字、創意甚至形式,如果能配合專業的美術、音樂、動畫與程式設計人才,當然會出現更精彩的網路文學作品。國外許多知名的多向文本名著,其實都仰賴電腦程式專家的配合,著名的多向詩《失眠症》( Insomnia , http:\\ccwf.cc.utexas.edu\~swilson\Insomnia.html),就是由程式寫作者Steve L. Wilson 把David Jewell的詩,以HTML語言改寫成「多向文本」(hypertext),配合他與Anita Pantin拍攝與電腦繪製、加工的照片,以及音效與影片,讓這個實驗之作成為一首精彩的「多向詩」,更可稱之為多媒體詩作,普獲網路界與文學界的推崇,其成功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集體創作。如果現代詩的教學能夠讓文學家和電腦程式設計者的想像力一起競逐,開創出網路文學集體創作的模式,把傳統的攝影、繪畫、動畫、音樂、音效、朗誦與電影等藝術類型,以及電腦所獨有的多向文本、互動結構等表現型態,融合入文學之美中,就算是普天下的文學家都只具備基礎的電腦素養,誰說數位文學的革新沒有明天?

37 陸、 結語

在數位科技的衝擊下,現代詩教育似乎正在面臨一場巨變,不過無論如何,教育的本質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一連串的思想對話,數位科技不能完全取代教師與教育機制(賴曉黎,1997:5),特別是現代詩的鑑賞與創作,必須透過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與互動,特別是創作課程,還必須由教師與學生實際操作,才能實現教學課程。更何況,文學創作本來就是訴諸於心靈的事,特別中國文學往往帶有一種追求超脫現實塵俗的情趣和意味,無論是談「境界」,或是談「象外之旨、弦外之音」,都有著濃厚的哲學與宗教色彩,其中的價值評斷,恐怕不是目前電腦科技可代勞的。

38 就以目前普遍運用於英語寫作教學的文章分析軟體(text analysis tools)和自動創作軟體為例,曹志漣(1998)就曾指出,在討論電腦和文學間的關係時,有人幻想電腦可輔助作者創作,計算出一篇作品的受歡迎度,分析文章結構,用詞出處,評估好壞。在想像中未來的互動文學上,電腦在人的幫助下,把耳熟能詳的小說解構成情節單元,讀者可選擇時地,進入小說中從各角度觀察主角的心情。這類想像中的軟體最大的弱點在於,電腦程式是根據已有的作品來進行計算,而真正的藝術家追求的是眼前之外的可能。

39 顯然數位科技絕不能取代傳統的現代詩教學,然而是否能夠成為現代詩教學的利器?透過本文的討論不難發現,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現代詩的數位資料庫、現代詩教學的電腦教學輔助系統與數位詩創作課程的不斷推陳出新下,數位科技已經漸漸在現代詩教育中展現其功能:一方面,學習現代詩的學生可以透過便捷的數位資料庫獲取文本、詩學理論與批評等資訊,方便其取得各種寫作的靈感與材料;二方面,透過數位化的創作與發表環境,鼓勵教室內的學生在網路上張貼詩作,可交付更真實的寫作任務,使學生的創作更具挑戰;三方面,隨著數位詩創作的普及,數位科技更應用在數位詩的賞析與創作教學上。

40 然而,建構一套智慧型的數位教學系統,啟發學生閱讀、鑑賞與研究現代詩的興趣,甚至協助其創作,其任務十分複雜,既需要更符合文學讀者與創作者需求的檢索系統,也同時涉及繁複的語言學、語用學、現代詩創作理論與資訊科技之整合,仍有待人文與科學界的科技整合方能克盡全功。

41 數位詩創作的教學上,同樣面臨急切的科技整合需求,教育者勢必跨出文學院的藩籬,召喚具備文學、美術、音樂、資訊工程與傳播等專長的學生投身數位文學的集體創作行列中。在這一場新的「書寫革命」中,或許可師法1920年代倡議超現實主義的畫家與詩人,他們就經常以集體創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天分,藉由共同思考、想像、討論與實現,因而激盪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與繪畫。Paul Eluard就曾說過,在集體創作之下所決定的詩,可尋得更多誘惑,更多統一,更多親密,憑藉的是參與者的努力,他們共同以意象為賭注,但卻沒有輸家,因為每個人都希望他的同伴獲勝。數位詩的創作如能發展出如電影、廣播或電玩製作的模式,或許也會具有更精緻與多樣的面貌。

42 展望未來,數位科技整合的風潮可謂沛之莫能禦,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拜資訊科技之賜,遠距教學、電腦輔助以及知識資料庫等等資訊技術使得一名教師的生產力可以增加三百倍,教育的質與量皆有大幅增加(羅家德、戚樹誠,1997)。長期忽略資訊科技的文學界是否已經做好準備?現代詩教育能否透過數位媒體更為無遠弗屆地推廣?目前似乎尚待急起直追,本文的結語希望不是為論述與行動劃上休止符,而是能見到數位文學建設工程不斷開展。

注釋

*本文若干參考資料為網路版,無一般頁碼可供註釋參考位置,但有提供段碼者,則仿MLA格式加以援用。

1. 李順興(1998)就翻譯為「多人連線角色扮演遊戲」,非常傳神,不過由於網路界多半習用「泥巴」稱之,本文從俗。

2. 傳統的現代詩教學,於課室內亦可經由同儕互動之分組或公開討論方式,進行創作修改,提高寫作任務的真實性,國內不少現代詩教學活動甚至強化活動設計、演出與展覽,讓創作者更直接面對作者。不過學生於創作時心目中的讀者還是以教師與同學為主,比不上於張貼網路後,會有不特定的讀者群進行閱讀,社會互動之高低,兩種教學模式仍有些微差異。

3. 類此功能,可以參見美國最早建立的惠特曼網頁,也就是1994年由哥倫比亞大學資訊系統學院設立的《草葉集》( Leaves of Grass )(http://www.columbia.edu/acis/bartleby/whitman/)。惠特曼一生數度修改增刪這本詩集,在他有生之年就出了九版,各個版本的內容都不完全相同,這個網站蒐羅了《草葉集》全部作品的完整文字版本,編輯還利用網路超鍊結文本的特性,展現出同一首作品不同版本的內容,讀者或是研究者可以一窺詩人如何勤於修改,以及在不同時代對於作品詮釋方式的變化。

4. 「泥巴」在國內多半運用在線上遊戲與娛樂的領域,不像國外已經開始進行教育應用,相關研究網站可參見 The Lost Library (http://lucien.sims.berkeley.edu/moo.html)。

5. 潘麗珠(1997)提出現代詩的聲光教學,其闡述的意旨為,在「合作式教學法」的理念下,現代詩教學的活動設計,不但以視覺賞詩,還融入聽覺的聲情(朗誦)表現或戲劇形式,讓現代詩的欣賞活動更活潑、多元化。而就現代詩數位創作的相關課程,最早見於中興大學外文系李順興所開設的「網路文學:創作與賞析」之課程中,筆者在東華大學中文系所開設的「文學傳播」,以及「數位文學導論」,也以一個學期的課程規劃講授數位文學創作。

6. 文學研究資料庫的建構耗費時日,但多半僅提供簡單的文字資料,像中研院史語所的《中文資料庫》或是《中央研究院漢籍全文資料庫》,可以查詢到豐富的古籍資料庫。目前也史語所摘錄其中與文史通識教育相關的部分,組成人文資料庫師生版,開放外界使用,但檢索的功能與介面都顯得單調。

7. 由元智大學羅鳳珠老師主持的《網路展書讀》(http://cls.admin.yzu.edu.tw)網站,可以說是98年最耀眼的文學研究資料庫,這個由優特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元智計研文學推廣組製作的網頁,內含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唐詩、宋詩、宋詞、紅樓夢等全文檢索系統,以及「倚聲填詞」、「依韻入詩」等教學系統,不但是古典文學閱讀、查詢的利器,整個資料庫建立還提供作品涉及的音樂、藝術、美學等多媒體資料,讓讀者能更深入文學作品的核心。另一方面,這套系統以電腦科技設計輔助教材,也獲致相當的成就,網頁中《紅樓夢》(http://cls.admin.yzu.edu.tw/HLM/home.htm),獲得中華民國資訊月八十七年傑出資訊應用暨產品獎,可以說是文學上網的工程中,最受肯定的一個範例。

8. 網路文學媒體的數位典藏功能,在近年來可以看到具體的成果,一方面國家圖書館的《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http://lit.ncl.edu.tw/)開放全球資訊網讀者檢索,這個本系統收集了四十餘年來臺灣地區當代文學作家約一千 位之基本資料及其生平傳記、手稿、照片、著作年表、作品目錄、評論文獻、翻譯文獻、名句及歷屆文學獎得獎記錄。

9. 以海洋大學的《田寮別業》電子佈告欄(bbs://jct.ntou.edu.tw)為例,其中一個叫做〈詩的顯微鏡〉的詩論版,就累積了1200多篇的詩論、詩評與詩學的文章,雖然其中不乏過於情緒化而相互攻訐的文字,但整體而言,作者用心之誠,以及用功之勤,已經建立了一個文學批評的新模式,以及文學理論討論的新論壇。

10. 方念萱和蘇彥豪(1996)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所舉辦的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上發表「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的論文,文中以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來檢視女性主義網路論壇的對話過程,分析其論述的形構,進而探討網路論壇提供公共參與的可能性。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搜集了一九九六年三月至六月臺灣女性主義站的四百二十一則網路信件。根據方念萱和蘇彥豪的研究分析,網路確實帶給女性主義者從女性主義的觀點來『框架』論述的場域,女性主義在網上的論壇和整體女性主義運動相互呼應,甚至可以說女性主義者有效地運用電腦網路科技對女性主義運動做了很成功的推廣,可說是網路的功,但在網路上的論述相當簡單,很難有深入而完整的推論,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有很多斷語而無法把真正的理說清楚,如此則網路論壇本身的理性論辯和溝通的效能就很有限了。

11. 該公司提供了此套軟體之線上版,請參見http://www.magneticpoetry.com/magnet/。

12. 該軟體之線上版,請參見http://www.shakespeare.com/Poetry/ieindex.html。

13. 美國針對高中作文指導所設計電腦輔助系統「R-WISE」(Reading and Writing in a Support Environment),其建構的架構就考慮到與寫作程序相互對應(孫光天,1997)。

14. 引號內之文字引自中興大學外文系教授李順興於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所開設「網路文學:創作與賞析」之課程綱要(參見http://audi.nchu.edu.tw/~sslee/edu/netlit002.htm),為求行文統一,將原引文之「網路」改為「數位」。

15. 在數位文學教學上,進入賞析課程前,如果學生並不熟悉數位媒體的基本功能,以及數位藝術的特殊美學觀念,事實上很難期待學生援引傳統詩學的批評方法,對作數位詩進行賞析。

16. 此處特別提到音效處理,實因目前多數數位詩創作上鮮有整合朗讀、音樂等聽覺之美者(潘麗珠,1999)。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收視或收聽線上影音資料的輔助軟體(例如 RealAudio , RealVideo , V/stream )紛紛問世,網路媒體將影音資料壓縮和轉化成流動檔(Stream files)格式,並送上網站,閱聽人透過這些輔助軟體,可以在網路上即時的收視或收聽這些影音內容,現代詩的聲光教學,如能利用這些技術,必能在網路上大放異彩。

17. 在前註中所引李順興教授之課程內容綱要中,列出下列三個教學重點:一、網頁製作套裝軟體入門,以學習 Frontpage 軟體為主,配合初階HTML、Java applet及 Javascript。二、網路文學作品賞析,以國內外著名藝術網站為觀摩對象,如《妙繆廟》、 Vispo 等。三、網路文學實驗創作,學生選擇題材進行個人或集體的網路文學創作或評論,並直接登上網際網路發表。

參考資料

Balasubramanian, V. (1995).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On Hypermedia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http://www.isg.sfu.ca/~duchier/
misc/hypertext_review/index.html)

Bazerman, C.(1988). Shaping Written Knowledge.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Bergland, B. (1996). Using The Internet In The Introductory Composition Classroo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6 335).

Cohen, M. & Riel, M. (1989). "The effect of distant audiences on student's writ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 26(2): 143-159.

Day, Michael.& Batson, Trent (1995). "The network-based writing classroom: The ENFI Idea."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Online Writing Classroom Volume Two: Higher Education . Eds., Collins, Marie & Zane Berge.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pp.25-46. (http://129.118.38.138/kairos/1.2/
coverweb/cmcmday.html)

Flower, L. (1979). "Writing-based prose: A cognitive basis for problems in writing." College English , 41: 19-37

Gayeski, D. M. (1993). Multimedia For Learning: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Evaluation .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Jawitz, William (1996). Understanding Mass Media , Lincolnwood, Ill.: National Textbook Co..

Negroponte, Nicholas (1995). Being Digital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Pool, Ithiel de Sola (1990). Technologies Without Boundaries : On Telecommunications In A Global Age .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da, Roy (1991). Hypertext: From Text to Expertext . Minneapolis : McGraw-Hill.

方念萱、蘇彥豪(1996):〈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白靈(1991):《一首詩的誕生》。台北:九歌。

向陽(1998):〈迷幻的虛擬之城:初論台灣網路文學的後現代狀況〉。http://140.114.123.98/~taioan/bunhak/
hak-chia/h/hiong-iong/hio-hiantai.htm。

李順興(1998):〈泥巴社交遊戲〉,《中國時報開卷週報》。七月三十日。

李順興(1998a):〈網路詩三範例〉,《中國時報開卷週報》。九月廿四日。

李順興(1999):〈數位形式美學初探:以美國網路文學為例(1990-1999)〉。第二十三屆比較文學會議論文。(http://www2.tku.edu.tw/%7Etfwx/icaroc/
23th-paper.htm)。

李順興(2001):〈觀望存疑或一「網」打盡?──網路文學的定義問題〉,(http://benz.nchu.edu.tw/~sslee/papers/hyp-def2.htm)。

亞弦主編(1999):《天下詩選: 1923∼1999台灣》。臺北市: 天下遠見。

林文欽(1999):〈談現代詩的欣賞教學方法〉,《高雄師大學報》。10期,頁117-131。

林奇賢(1997):〈網住改革-電腦網路與教育改革〉,《國教之友》。49卷1期,頁5-12。

邱瓊慧(1997):〈突破學校的藩籬-網路上的學習活動〉,《國教之友》。49卷1期,頁17-20。

孫光天(1997):〈智慧型寫作教導系統「R-WISE」之介紹〉,《國教之友》。49卷1期,頁13-16。

張默、蕭蕭編(1998):《新詩三百首》。台北市:九歌。

曹志漣(1998):〈虛擬曼荼羅〉,《中外文學》。26卷11期,頁78-109。

許雅惠(1995):〈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的製作〉,《國教天地》。112期,頁38-44。

郭禎祥(1998):〈從寫實到寫意--中西繪畫風格的比較與藝術鑑賞CAI製作 〉,《課程與教學》。1卷2期,頁15-36+171-172。

游喚、徐華中、張鴻聲編著(1998):《現代詩精讀 》。臺北市: 五南。

須文蔚(1997):〈邁向網路時代的文學副刊:一個文學傳播觀點的初探〉,亞弦、陳義芝編,《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頁251-279。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須文蔚(1998):〈一九九七文學上網的觀察〉,《中央月刊文訊別冊》。151期,頁37-41。

須文蔚(1998a):〈1997文學上網的觀察〉,收錄於 文訊《1997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訊。

須文蔚(1998b):〈網路詩創作的破與立〉,《創世紀》。第117期。頁80-95。或 http://poem.com.tw/ART/
須文蔚/cyberverse/index.htm

須文蔚(1999):〈1998文學上網的觀察〉,收錄於 文訊《1998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訊。

須文蔚(1999a):〈新瓶中舊釀與新醅的纏綿:淺談本土網路文學的現況與隱憂〉,《文訊》。

須文蔚(2001):〈電腦教人寫詩?〉。《幼獅文藝》(編輯中)。

黃天佑(1995):〈超媒體全球資訊系統(WWW)的現況與應用〉,《國教天地》。112期,頁11-18。

黃永和(1999):〈網路輔助寫作環境之探討〉,《國教學報》。11期,頁283-306。

楊昌年(1995):《現代詩的創作與欣賞》。台北:文史哲。

楊牧、鄭樹森編(1989):《現代中國詩選》。臺北市: 洪範。

楊家興(1999):〈虛擬學校:資訊網路下整合性的教學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47期,頁12-23。

焦桐(1998):〈前衛詩〉。收錄於《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台北:時報。(或見http://www.chinatimes.com.tw/style/
literature/keep/author/street/s0104a1.htm)

溫明正(1998):〈資訊與網路教育在終身學習社會中的時代使命〉,《教師天地》。97期,頁38-43。

潘麗珠(1997):〈現代詩教學課程設計及實踐〉,《中國學術年刊》。18期,頁345-366\445-446。

潘麗珠(1999):《台灣現代詩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蕭蕭(1987):《現代詩學》。臺北市: 東大。

蕭蕭(1991):《現代詩創作演練》。台北:爾雅。

賴曉黎(1997):〈資訊社會中的教師角色〉,《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175期,頁5-6。

錢正之(1999):〈教育理論演進對CAI設計與教學的影響--以科學教育為例 〉,《課程與教學》。2卷4期,頁27-42+146。

謝清俊(1997):〈資訊、資訊科技及其應用〉,收於《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頁31-52。

羅立吾(1998):〈歌頌帶電的軀體?淺談網路與現代詩的結合〉,《Dead Poet Society》。頁5-15。

羅清水(1998):〈認知心理學理論對電腦輔助教學設計發展與成效之影響〉,《研習資訊》。15卷1期,頁1-15。

羅鳳珠(1997):〈中國古典詩詞教學與習作的新嘗試:網路作詩填詞系統--兼及其可行性與侷限性〉,《教學科技與媒體》。36期,頁2-11。

HOME 回首頁